查看: 2991|回复: 16

从解读《十二五规划》谈宗楼建筑的循环产业布局

  [复制链接]

351

主题

363

帖子

151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515
发表于 2015-9-9 10:4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注重优化政策环境,激发市场主体积极性。加强自主创新,增强自主发展能力。加强国际交流合作,走开放式创新和国际化发展道路。” 

注解:会议指出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确定了发展新兴产业最终可以依靠的主体是市场。所以,任何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都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改善市场环境为主要工作内容,政府各部门要坚持为“能够引导市场健康发展”的企业群体做服务。通过保护知识产权和促使知识产权有效转化为财富等行为,激发企业的创新欲望;通过减少管制和整肃管理部门行为,来为企业的自主发展保驾护航;要立足国内,放眼世界,通过技术的交流并进,最终让我国企业能够走在世界同行的前列。

我们可以设想:在国家直接干预越来越少的未来,新兴产业的发展必然要依靠企业的市场化经营来实现。国家只能提供一个好的市场环境,而企业实际的经营表现才能决定市场的未来。任何形式的政策扶持和资金补贴,都不会是企业发展所能长期依靠的。

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宗楼建筑的新产业布局可以说是可圈可点。首先,它融合了很多可再生的元素。包括:1、传统预制空心楼板行业的产业升级改造;2、社会现有吊装运输行业资源的充分利用;3、社会低素质劳动力的改造和教育;4、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再生利用和处理;5、废弃保温材料的再利用;6、所有固废的资源化和综合处理。

宗楼建筑的资源配置方案,能最大程度地利用现有资源,从而实现最低成本的市场化发展。它把这个产业抽象为一个巨大的容器。只要是能配置成混凝土的物质,它都能装进去;只要是有剩余价值的相关设备、人力资源,它都能给利用上;只要是保温材料,无论什么材质,它都能发挥其价值;而且只要很少的资金和资源,它就能创造极大的价值。这种特性将使宗楼建筑在市场化竞争的环境里,具有任何现有技术都不具备的巨大包容性,如鱼得水,左右逢源。

在目前,政府最需要做的就是优化市场环境,以规范政府部门管理行为为突破口,来保护中小企业的研发积极性。

前几年在粘土砖低价倾销的时期,公司在无盈利、无客户、无案例、无扶持资金、无政策支持的状态下,自主研发蓝鲸墙板的专利技术。靠低价推销和组织施工的微薄盈利来维持,苦一点就不说了。可等状态好起来时,接触了相关部门,希望得到传说中的支持。但被告知需要:先注册公司,再办标准,再做检测,再请专家评审,再跑备案,再办规程,再做设计规范等等很多程序。然而,没有一项是不收费的,结果从中根本感觉不到一点鼓励的味道,反倒像犯人一样被轮番盘剥。前期积累的几十万原始资金,最终就这样被耗干了,一切都半途而废。这个时候,没有一个部门以救世主的姿态出现,反倒是不断增加的专利年费,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草。宗楼建筑的市场化经营将近10年,不断地摔倒再爬起,交了不少的学费,损失了很多资金。有时是因为市场的竞争而落败,有时却是因为来自对政策环境的无奈。

在这样的一个故事里,我们不是要指责谁。只是希望大家看到:形式上的热情和实际执行上的冰凉,在鼓励中小企业创新的路上,其实是一口要命的陷阱。每个部门的人都没错,都是照章办事,都合情合理,但我们这些创新信徒们的热情和希望,都被丢进了垃圾桶,给人一种切肤的体会:宣传的口号像太阳金光万丈,却温暖不到埋在冰凉土壤里的种子。

依靠客户的逐步积累和产品的不断完善,宗楼建筑再次成长起来。回想过去,如果不是本身强大的热情做支撑,宗楼建筑可能在好良建材公司注销后,就成为了不为人知的历史。这一次宗楼建筑以市场为舞台,从不仰望、只低头做事:创新施工技术、改进生产设备、打造服务模式、确定公司理念、完善系列产品、增强技术储备。经过不断的努力,宗楼建筑的客户群体不断扩大,并得到了一大批忠实客户的支持,就像一棵树苗有了自己的根。



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能沿用发展传统产业思路,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表示说。“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国际上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以套用。”

注解:一个好的技术或好的产品不等于一个好的产业。在现代管理理念如新月异的今天,没有完整商业模式和产业布局的产业或企业,是缺乏生命力的,所以发展新兴产业一定不能先天不足地按照以产品为中心的传统产业发展思路来。现代商业理念中,服务就是一切,一切都是以能够给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为中心来布局的。所谓行行都是服务业,是未来商业形态中最精髓的东西,是所有产业链条布局设计的出发点。

另外一个关键环节,就是体制设计和运营机制。一个产业的兴起,就是一个组织有效协作并壮大的过程。没有好的体制,就不能最大化地发掘每个人的潜力,就不能形成万众一心的合力。没有好的运营机制,就没有各要素的高效协作,就没有创造财富的持久保障,就不可能创造产业腾飞的奇迹。

宗楼建筑在发展之初也曾走过弯路,和很多新型墙材生产企业一样,一开始把自己定位成建材生产商。在因为没有销路,大家面对堆积如山的产品而一筹莫展的时候。我们意识到,新产品不能依靠原有的渠道和模式来发展,只有自力更生,建立自己的渠道和服务模式,才能冲开一条生路。我们必须具有自己专有的、完整的新产业布局,才能立足市场,实现产品的生产、销售、安装、服务和回收。

技术的不断创新就不说了,我们只说商业模式的设计和公司体制的设计。宗楼建筑的商业模式参照的是麦当劳的特许经营模式,吸取的是麦当劳“快速提供服务”的服务理念。我们意识到,精准的定位能决定企业的整体布局是否合理,所以针对产品的适应性和根据对未来市场的预测,我们决定将目标客户锁定为农村用户和工业用户。

随着农村外出就业和经商人口较多成为普遍现象,所以农村客户对自建房的大包承建有普遍需求。而在这一领域,没有专业的公司和品牌来满足这一需求。人们普遍地认为即使建造成本有所提高,也愿意接受这种省时省力的服务方式。这就为宗楼建筑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成长空间和利润空间。

作为农村住宅,无论是从规模和样式哪一方面说,都属于比较简单的工程项目。其所有材料的种类加在一起,不会超过麦当劳的原料种类。而且其工艺简单,周期较短,所以具有集成整理的可行性。未来,在麦当劳能够同步提供数千万汉堡的同时,宗楼建筑也将可以同步向客户提供数万座定制住宅。

要达成这一梦想,需要数百万人的同步协作,这样一个庞大的系统需要一整套分配合理、尽显公平的分配机制。这样的一个庞大系统,需要有严格有效的管理体制和高效合理的运营机制。为了构筑这一宏伟梦想,我们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宗楼建筑的“生命树”式公司体制。

该“生命树”式的公司体制颠覆了传统的“金字塔”体制,把公司发展的“发动机”由管理层转移到一线员工。把“主动盈利”的传统公司模式转换为“被动成长”的新型企业发展模式。

实现这一目的,依靠的是新型分配体制。公司的五分之一分配原则,将公司主体划分为以下几个组成部分:一、是营销系统对应树根;二、是树干部分对应公司股东;三、是副干对应加工厂;四是树枝对应管理层;五、是树叶对应一线员工。新体制下,利润就像水分和营养被公平地分配到最需要的地方。

在生命树的经营机制下,不出现任务指标的层层下达,不出现员工之间的相互攀比推诿,不出现锱铢必较的上下级争利,不出现针锋相对的高层夺权……

整个系统会像一棵树一样,和谐共存、协和发展,各部门在一个相对公平的平台上,各司己职,团结协作,不求相安无事的一团和气,只求公平畅快的竞争,为了各自的目标,向一个共同的梦想而努力。

成长过程中,最努力的首先是树根,当业务的水分和营养不断增长时,树干会将其从地下传输给半空中的附干,附干传给树枝,树枝传给树叶,树叶位置的施工队进行施工,把阳光【客户需求】、营养【各种资源】和水【业务载体】加工成为企业的服务和产品。随后,树叶创造的淀粉通过树枝、树干反馈给树根,于是整个系统就会不断地强大,并自发步入良性循环的过程中去。



三、根据国务院颁布的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将重要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放在节能环保之后,体现了国家对资源循环利用已越来越重视。上述《规划》强调要大力发展源头减量、资源化、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等新技术,推进产业化,提高资源产出率;重点发展共伴生矿产资源、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汽车零部件及机电产品再制造、资源再生利用,以先进技术支撑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等。


注解:资源循环利用是循环经济发展的灵魂。把所有材料物尽其用,是富国强民的根本。然而在以往的发展中,我们制造大量产品同时,制造了大量的垃圾。怎么样变垃圾为资源,是我们未来需要做的主要工作之一。首先要少产生垃圾,其次要变垃圾为资源,再把再生资源变产品,最终整个流程实现零排放。然后,梳理产业流程,针对性地解决产业链接的薄弱环节,寻找成熟的新技术来推进产业化,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现阶段资源利用工作的重点薄弱环节主要有:1、共伴生矿产资源的利用,如煤矸石等;2、大宗固体废物的利用,如建筑垃圾等;3、汽车零部件及机电产品再制造,如废旧汽车的拆解再生和机电产品的再生等;4、其他资源的再生利用。

宗楼建筑在实际的经营中,从始至终完美体现着资源循环利用的经营理念。参照以上的规划精神,我们来解读下宗楼建筑循环理念的几大亮点。

亮点一:利用固废最好的方法

系统地看宗楼建筑的蓝鲸墙板体系,它不只是一项技术、一项发明、一种产品,它在本质上是一种方法,是一种“把任何固体物质变成建筑物”的方法。不论是煤矸石、建筑垃圾、粉煤灰、尾矿等,还是废弃保温材料、秸秆等等。只要能配成混凝土,就能用,所以这是一种潜力巨大的资源再生方法,能消纳大多种固体废物。于是解决了重点薄弱环节的“伴生矿产资源”和“大宗固废利用”两大难题。

亮点二:再生利用废旧车辆和机电设备的好方法

该方法的实现手段十分简单,不需要大量的设备投入和资源消耗就能实现。该方法实现过程中,可大量地利用和再生现有的废旧资源。比如,废旧汽车的再生利用和机电产品的再生利用。我们现行的“汽车年限制报废”制度下,很多车辆仍然具有良好的性能,完全可以通过改造维修来实现再生利用。宗楼建筑实际经营中,就再生利用了很多报废车辆。这些原本要当做废铁的车辆经过维修改造,都做到了物尽其用。而且各种旧机电设备也在宗楼建筑的经营中,找到了岗位,体现了价值。所以说,宗楼建筑产业中的报废汽车和旧机电产品的直接改造再生利用,绝对是循环经济中亮点之一。

亮点三:空心楼板产业资源改造利用的好方法

预应力空心楼板产业在中国发展了几十年,为中国住房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出于抗震的考虑,空心板不再用于城市住房的建设,于是大量的空心楼板产业资源被废弃和闲置。但是,如果全部转产蓝鲸墙板,则能完全死而复生,为国家经济建设重新作出贡献。



四、节能环保产业位列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 国务院对其未来的发展要求是:突破能源高效与梯次利用、污染物防治与安全处置、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新装备和新产品,推行清洁生产和低碳技术,加快形成支柱产业。
   

注解:节能环保位列新兴产业之首,代表了国务院的极大重视和节能产业的重要性。可持续发展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节能与环保,如何尽可能地少消耗能源,尽可能地降低污染,是这一行业的工作重心。解决能源问题的方法:1、就是创新工艺和技术,把能源的多次利用巧妙结合在一起,达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发展和研发高效节能的设备和产品,把无用消耗降低到最少。解决污染问题的方法是:1、严抓污染物的安全处理和防治,把污染源消灭在原点。2、重视可回收资源的回收利用,研发可循环利用资源的核心技术,把废物资源化,把资源可持续化。3、推行清洁生产理念和低碳技术,让每个人都把环保低碳的理念牢记在心,让所有的生产行为都低碳化。4、把一切成功的技术和经验扶持起来,使其快速发展壮大,形成自己的产业链条和市场,并尽快成为支柱产业。

说一下宗楼建筑的节能亮点。

宗楼建筑的墙板生产中,没有热工操作,不取土、不烧煤、不蒸养、不产生三废。属于典型的零排放低碳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

参照有关原材料的能耗指标计算,新法水泥生产线水泥能耗一般在96kg -104 kg标煤/吨,蓝鲸墙板每立方米消耗水泥0.15吨,折合为水泥能耗为15kg标煤每立方米。加气混凝土生产能耗一般在60kg-80kg 标煤每立方米,而普通实心粘土砖生产能耗一般在160kg-175kg标煤每千块。即110kg-120kg标煤每立方米。每立方米墙板节能100kg标煤,可谓节能效果显著。年产15万加气混凝土砌块比相同产量的实心粘土砖,每年能节约能源折合标煤约6750吨标煤每年。年产15万方蓝鲸墙板比相同产量的实心粘土砖,节约能源折合标煤约1.575万吨标煤每年。

   蓝鲸墙板在场地上成型后自然养护,直接天车装车运输至工地,直接吊车吊装上墙。期间没有二次运输,没有二次装卸,没有一点的无用功浪费。从而成为最低碳的墙材物流渠道,成为市场上成本最低的建材流通高速公路,为零库存的定制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实现保障。也为蓝鲸墙板的产业发展铺就一条低成本、高效率的发展之路。

15万立方米蓝鲸墙板可产生的社会效益:

1、可以利用20万吨建筑垃圾;
2、可以节省垃圾占地112亩土地;
3、可以减少取土挖毁75亩耕地。
4、可以利用粉煤灰等4000吨。
5、节约能源1.575万吨标准煤。
6、减排3.9万吨二氧化碳。


以此看来,蓝鲸墙板技术是当之无愧的“突破能源高效与梯次利用、污染物防治与安全处置、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在未来蓝鲸墙板产业终将成为我国建筑业的支柱产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宗楼之家论坛  

GMT+8, 2023-6-6 03:17 , Processed in 0.22486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宗楼之家论坛 X3.2

© 2001-2015 宗楼建筑   冀ICP备10022625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